近地天体1900年至2200年数据集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
标签:近地天体,天文学,太空监测,地球接近,天文数据,风险评估,航天安全
数据概述:
本数据集记录了1900年至2200年间接近地球的近地天体(NEOs)信息。数据包括了近地天体的基本信息、最接近地球的时间和距离、相对速度以及直径和稀有度等关键参数。数据集涵盖了近100年的记录,为研究和监测近地天体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数据用途概述:
该数据集适用于天文学研究、航天安全评估、风险分析等场景。研究人员可通过分析数据了解近地天体的历史接近情况和未来潜在威胁;航天机构可以利用数据优化卫星轨道设计,确保轨道安全;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数据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防御措施。此外,数据集还适合用于教育培训,帮助学习者了解天文学和航天安全的相关知识。
举例:
数据集中包含以下字段:
- 物体主要标识符:近地天体的唯一标识符
- 最近接近日期:近地天体与地球最近接近的日期和时间(TDB时间)
- 最近接近距离(名义值,天文单位):近地天体与地球最近接近的最有可能的距离
- 最近接近距离(最小值,天文单位):近地天体与地球最近接近的最小可能距离
- 相对速度(km/s):近地天体相对于地球的接近速度
- 无穷远速度(km/s):近地天体相对于无质量地球的接近速度
- 绝对星等(mag):小行星的绝对星等(一般而言,H值越小表示小行星直径越大),彗星无此值
- 直径:已知的小行星直径值或估计的直径范围(最小值 - 最大值)
- 稀有度:同大小或更大小行星接近地球的稀有程度,0表示每年平均100次,1表示每月平均一次,2表示每年平均一次,3表示每十年平均一次,n/a表示频率估计不可用
注:1天文单位(au)约为1.5亿公里,1月球距离(LD)约为38.4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