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概述
本数据集为202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金融素养评估模块数据,包含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校校长、教师和家长的完整问卷回复。该数据集旨在全面评估15岁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应用金融知识的能力、理财行为、态度以及接受金融教育的经历,为统计学家和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分析全球青少年金融素养的权威依据。
数据内容
数据集覆盖了奥地利、比利时(弗莱芒社区)、加拿大、哥斯达黎加、美国、巴西、马来西亚等20个参与PISA 2022金融素养评估的国家和地区。数据内容源自多份调查问卷,核心围绕三大领域构建:第一,金融知识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评分题(Scored Response)评估学生在利息计算、预算制定、投资回报、信贷风险等场景下的应用能力;第二,金融行为、经验与态度,通过编码题(Coded Response)收集学生在消费习惯、储蓄行为、支付方式、资金来源、财务自信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观点;第三,金融教育与环境,调查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金融教育的渠道、频率和内容。
字段定义
数据集的变量主要源于问卷题目,可分为以下核心类别:
- 金融知识与问题解决能力题:
- 核心金融概念:涉及利息、利率、公司利润、投资、资产价值变化、银行对账单解读等题目
- 个人财务管理:涉及制定预算、应急资金、消费决策、还款评分、学生账户、手机保险等题目
- 金融行为、经验与态度题:
- 行为与习惯:涉及消费比价、储蓄频率、支付方式使用(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在线交易等
- 资金来源与自主性:涉及零花钱、兼职工作、礼物等资金来源,以及消费决策的独立性
- 金融产品持有与自信心:涉及银行账户、支付卡持有情况,以及处理转账、理解合同等事务的自信程度
- 个人态度与信念:涉及对金钱的看法、消费观念、创业意愿、长期目标、同伴影响等
- 金融教育与环境题:
- 学校金融教育:涉及是否在特定课程或课外活动中学过理财,以及对利息、股票、预算、税收等概念的学习情况
- 家庭金融社会化:涉及与家人讨论消费、储蓄、家庭预算、在线购物等话题的频率
- 基础信息与权重变量:
- 背景信息:包含国家/地区代码、学生、学校等匿名化标识符
- 统计权重:用于确保样本数据能够代表相应国家/地区的全体15岁学生总体
数据特征
本数据集具有显著的跨国可比性,其严格遵循PISA项目的标准化抽样、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流程,确保了在20个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严谨比较分析的可靠性。数据内容的综合性极强,不仅衡量了学生的金融知识水平,还深入探究了其背后的行为、态度和所处教育环境(学校与家庭),为构建金融素养的完整画像提供了多维度信息。此外,数据集整合了来自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的多源信息,为研究不同因素如何共同影响青少年金融素养提供了丰富的分析视角。
适用场景
本数据集适用于以下分析与应用场景:
- 青年金融素养跨国比较研究:评估不同国家和地区15岁学生的金融知识、技能和行为差异
- 金融教育政策效果评估:分析学校课程、教学活动对提升学生金融素养的实际影响
- 家庭环境与金融社会化研究:探究亲子沟通、家庭背景等因素在塑造青少年理财观念和习惯中的作用
- 行为经济学研究:分析影响青少年消费决策、储蓄行为及风险态度的心理与社会因素
- 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识别金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提供实证依据
- 预测模型构建:建立模型以识别影响金融素养的关键变量,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 学术与教学应用: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硕士或博士研究的基础数据,或用于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案例
数据来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