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无线通信网络节点特性数据集1963-2021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
标签:无线通信,山区网络,节点特性,信号强度,能量水平,路径损耗,网络优化
数据概述:
本数据集涵盖了山区部署的5000个网络节点的详细信息,包括节点的GPS位置、能量特性、信号性能及其在网络中的角色。每个节点的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数据行记录,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分析和优化。
数据用途概述:
该数据集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网络优化、信号强度评估和能量管理等场景。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此数据优化山区网络的信号传输路径,提高传输效率;网络运营商可以根据数据调整网络布局,增强网络稳定性;设备制造商可据此设计更高效的通信设备。此外,数据集也适合用于教育培训,帮助学习者理解复杂环境下的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原理。
Node_ID: 每个网络节点的唯一标识符。
GPS_Latitude: 节点位置的纬度,范围在27.0到35.0度之间。
GPS_Longitude: 节点位置的经度,范围在85.0到95.0度之间。
Energy_Level (焦耳): 节点的能量水平,范围在500到1500焦耳之间。
Signal_Strength (dBm): 节点的信号强度,以分贝毫瓦(dBm)为单位,范围在-90到-50 dBm之间。
Path_Loss (dB): 信号从节点传输时的路径损耗,范围在30到60 dB之间。
Cluster_ID: 分配给节点的簇组编号,范围在1到100之间。
Relay_Node: 表示节点是否作为中继节点(“是”或“否”),约40%的节点被指定为中继节点。
Transmission_Success (%): 节点的传输成功率,范围在80%到100%之间。
End-to-End_Delay (毫秒): 从节点开始的数据传输延迟,以毫秒为单位,范围在50毫秒到200毫秒之间。
Critical_Node (1/0): 二进制指标,表示节点是否为关键节点(1表示是,0表示否),约30%的节点被标记为关键节点。